

“学习强国”北京3月5日电 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位来自不同界别、不同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走上通道,讲述履职心声,回应社会关切。45分钟的时间里,委员们畅所欲言,传递出各行各业的奋进力量和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奋斗是幸福的底色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郭吉安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委员回答了“学习强国”记者关于青藏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提问。他说,2万多名青藏铁路人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抒发着“来到雪域高原,就爱上这片土地;选择这份职业,就只顾风雨兼程”的壮志豪情。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阻挡青藏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就是激励一代代青藏铁路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作为青藏铁路人,我们坚持以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己任,继续谱写高原铁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郭吉安表示。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李庆忠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李庆忠委员是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他深情讲述了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李庆忠说,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格外关心关注,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他们在各行各业奋发向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残疾人朋友们一定会逆风起飞、逐梦远航,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我们都是新征程的奋斗者、中国梦的推动者!”李庆忠信心满满地表示。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莫荣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委员介绍,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随着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在全社会共同关心下,我国近三年城镇新增就业均超过1200万人,去年底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到低位。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郑鈜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郑鈜委员则谈到了如何以法治手段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他说,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法治手段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司法人,郑鈜表示,要不断丰富法治为民的实践,更好助力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和群众的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吴蓓丽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药物研发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委员通道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委员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她们团队在抗艾滋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惠及百姓。”吴蓓丽说,党和政府持续加强“三医”联动,在努力让患者“有药用”的同时,十分注重“用得起药”: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其中,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纳入医保。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韩保江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势不可挡,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毋庸置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委员的发言十分提振信心。他说,龙年的中国经济将在去年回升向好、取得5.2%经济增长亮眼成绩的基础上迎来新的“腾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初经济数据,许多经济指标好于去年,实现良好开局。元旦、春节假期的旅游热潮,更是显示出中国经济实现新“腾飞”的“好势头”。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叶聪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聪委员作为“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向大家分享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新进展。他介绍,四年来,“奋斗者”号累计完成了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达25次,32人到达万米海底开展作业,持续刷新万米深潜人次记录,取得了宝贵的数据和样品,为推动全球深渊科学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叶聪说,目前,“奋斗者”号正在爪哇海沟下潜作业,开展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委员、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领委员围绕“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自身领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张兴赢介绍,当前,中国作为IPCC发起国之一,三十多年来全程参与历次报告的编写,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为129个国家实时提供地球观测数据。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刘瑞领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中欧班列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刘瑞领介绍,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开行超过8.5万列,仅2023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了1.7万列。这条国际物流的黄金通道,联结着中国与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中欧班列被形象地称为‘钢铁驼队’,不仅再现了丝路繁华,更提升了沿线国家的民生福祉。”刘瑞领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童静)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学习强国”记者现场提问。光明日报 郭俊锋 摄
来源:学习强国